Title

走进博物馆

博物馆简介

寻历史之根 历史无法穿越 可是在文物中 遗存着鲜活的文化传承 文物悄悄 却道千言

走进博物馆

中国苴却砚博物馆项目投资3200万元,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仁和镇,南侧紧邻仁和区渡仁西线路歇桥,东北侧紧邻攀枝花大道,西侧紧邻大河景观。规划年占地面积为4794.9平方米,建筑面积4482.77平方米。建设方为攀枝花金海文化旅游投资公司,建设工作自2014年6月开工,8月中旬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2015年3月完成并投入使用。

中国苴却砚博物馆的建设定位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和艺术审美的需求,扩大中国苴却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攀枝花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博物馆以苴却砚台外观造型设计,是大河流域的一个标志性艺术品建筑。分为上、中、下共三层,主要包括陈列区、办公区、设备用房、停车场;博物馆共有6个展厅:多功能厅、苴却砚史厅、历史文化展厅、精品成列厅、名家展示厅、艺品鉴赏厅。馆内包括苴却石艺术品、苴却砚、根雕、书画等艺术作品共计1886件。

走进一楼大厅,一只倒悬的毛笔迎面而来,暗喻用笔书写历史。背后是重庆美术学院制作的浮雕画面,描述着人们采石制砚的场景。

一楼分布由学术报告厅和苴却砚历史展厅。学术报告厅桌子、椅子不是固定的,是可拆卸的,既可以做报告厅,也可以进行书画展、雕刻艺术展厅。苴却砚历史展厅主要讲历史传承和砚石文化介绍。包括苴却石特点、中国五大名砚简要介绍、苴却砚发展传承历史和苴却砚制作流程。还展示了苴却砚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牌、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荣誉。攀枝花因此被评为“中国苴却砚之乡”“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展厅中间的玻璃柜里,放着几方古砚,有明代。清代及不同石料。展厅内还陈列了罗敬如先生寻新砚料的刻刀等雕刻工具。

旁边的电子屏介绍了苴却砚历史及采石制砚过程及领导观看苴却砚的照片。

接下来的浮雕再现了苴却砚发展史。首先是诸葛亮喜获七星砚,再是1915年宋光枢选送的苴却砚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民国时期的制砚故事。

二楼是综合展厅,展示了名家书画作品和一些苴却砚有关的民俗文化,包括羊皮鼓舞、板凳龙舞等。然后是名家展示厅作品成列。

同时展出了太阳鸟公司“千砚工程”中的百兽百景图。除了砚台,还有不少仁和历史发展的产物,比如:条屏、唐卡、屏风、笔架、挂画、挂件等。

中国苴却砚博物馆以砚为媒,既是苴却砚特色产业的地标,也是攀枝花阳光康养旅游产业的新景点,不仅为市民、游客营造了具有攀枝花特色的文化生活环境;同时将为苴却砚文化品牌价值的提升搭建坚实的平台,促进攀枝花特色文化产业发展。